会天心理携手海口社工协会:3个关键因素决定孩子学习内驱力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3月27日上午,海口市龙华区孵化基地携手会天心理举办了一场公益直播活动,由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毓晴老师全程分享,主题是“从‘心’出发,唤醒孩子学习内驱力。

王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她围绕如何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不仅给家长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建议,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学习动力的本质。

王老师指出,在影响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因素中,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这三点尤为重要。

自主感:比如,如果问你:学习是谁的事?你肯定会说是孩子自己的事;那如果孩子没有考好,谁更急?谁更伤心?他成绩比别人差,谁更痛苦呢?

很多时候,更着急痛苦的可能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过度干涉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影响他们的自控力。

比如威胁孩子说:“你再不写作业,这周别想看电视”还有“选A还是B?”“你可以选,但必须成功”等,或者过度保护和帮助,总是去监督孩子作业,利用奖励交换考试名次或是分数更是常态。

王老师提到,没有自主,自控无从谈起。孩子需要先练习作出决定,随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更重要还有,要去理解孩子的需求,与孩子协商,让他们在自主与规则的环境中成长。

胜任感是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关键之一。胜任力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孩子觉得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

哪些是我们见到父母们常做的呢?比如说“别人都会了,你还不会?”“跟你讲几遍了你还不会?”有的甚至直接给答案,而不是去探索过程。无胜任感慢慢就会无成就感、无价值感。

那如何增加孩子对学习的胜任力呢?胜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培育的心理肌肉。

通过科学的“挑战-支持”系统,家长能帮助孩子将“我不行”转化为“我正在变强”,从而唤醒持久的内驱力。

记住: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听见自己能力生长的声音。

首先,鼓励并非空洞的、频繁的、夸大其词的赞美,而是对孩子努力和进步的具体肯定,以及对他们内在品质的真诚认可。

其次,要知道挫折感与压力因人而异、能力与挑战的平衡:任务过难(焦虑过度)VS 过易(无聊)。

在谈到归属感时,王老师通过实际案例向我们说明了归属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这三点中,归属感是最为重要的。

归属感不是简单的“被包容”,而是“我在这里有意义,我的存在被看见,我的声音被听见”的深层安全感。

归属感不是简单的“在一起”,而是“因为有你,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它是心理安全的氧气舱,让孩子敢于冒险而不恐惧坠落,勇于探索而确信归途。

归属感是内驱力的情感基石。只有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有爱的环境,孩子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内在动机。而这些说起来容易,恰是最难做到或是做好的。

讲座的尾声,王老师结合自身16年的心理学研习经历、育儿实践,以及作为执业心理咨询师接触到的大量家长育儿案例,分享了深刻感悟。

王老师指出,育儿过程中,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绝非核心。因为我们不是需要一些技巧或者是诀窍来驯养孩子,真正的核心是要与孩子如何相处,而不是操纵他们。

王老师还提到“育儿育己”这一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常常就是面自我内在自己的过程。

直播间里有家长提问,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很上头,情绪失控,育儿方法瞬间失效。王老师解释,这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往往勾起我们内心深处旧有的感受,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时间错位。

在意识层面,我们会认为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抓狂,但深入探究(潜意识)就会发现,这些强烈反应与我们内在本就存在的感受紧密相关,只是被孩子的行为激发了出来。

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便容易在亲子间形成固有模式。每个孩子引发家长情绪波动的点各不相同,这正是我们需要向内探索,挖掘情绪背后真相的原因。近年来,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一点,。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说:“健康的孩子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而是会成为你生命状态的镜像。”

让我们成为孩子心理能量的“守护巫师”,不是依靠咒语控制他们的人生方向,而是点燃孩子心中那团名为“我想、我能、我属于”的生命之火,用爱与理解,陪伴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共同奔赴充满希望的未来。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且积极的环境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塑造健全人格,拥有美好的人生开端。

标签: 王老师 学习内驱力 归属感 教育方法 孩子成长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