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撰写: 泰顺县泗溪镇横坑中心小学 夏立富 摘要: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 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交由祖辈或亲戚(甚至是无血缘关系的他人) 监护接受教育, 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 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近年来,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本案例记录了对我所教班级的一名表现很极端的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成功转化的过程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辅导 案例 根据权威调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数量超过了 5800 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 79.7%由爷爷、 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 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 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 把握孩子的心理、 思想变化。 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 抑郁, 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 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 性格柔弱内向、 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 产生怨恨父母和心理等。 由于“留守儿童” 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 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 久而久之, 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而心理问题最值得关注。 一、 基本情况 本案例分析的是我在接任四年级班主任时的学生郑裕国, 男, 11 岁, 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 常年与爷爷相依为命。 性格孤僻, 不爱与人沟通, 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学习成绩为班级倒数, 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情绪偏激, 时常会顶撞老师, 也时常不回家吃饭、 缺课。 二、 个案分析 通过询问同学、 家访以及对其本人的简单交流, 了解到郑裕国是一个很“可怜” 的留守孩子。 从出生开始便没有妈妈的呵护, 父亲学年在外务工并且从不关心他的成长, 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也不曾有经济帮助家庭, 家中仅靠爷爷的“五保户” 收入与社会救助来维持生活。爷爷的文化素质较低, 对孙子的学业与行为等各方面从来不过问, 也无从管教, 甚至于孙子泰顺县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案例评比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辅导 成功转化 行为习惯 社会救助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